全台大罷免烽火蔓延,其中在台南市包括民進黨 立委 林俊憲 以及 王定宇 ,民間團體已經送了連署書。對此林俊憲一早找來其他台南市立委一起反惡罷,卻獨缺立委 陳亭妃 ,對此陳亭妃在臉書發文,表示雖然沒有受到邀請,但立場還是跟台南立委一致,一起反對黑箱罷免 ...
一項昨(10)日發表的期刊研究從地震波數據觀察發現,地球內部原本應為球形的內地核,如今邊緣處可能已有100公尺以上的變形。研究作者認為,可能是由液態金屬組成的外地核推動內地核導致變形。其他學者指出,由於地核會產生地球磁場,以保護人們免受太陽輻射傷害, ...
近期發表於《自然地球科學》期刊的研究指出,科學家發現 地球內核的形狀正在發生變化 !這一變動不僅揭示了地球內部複雜的動態機制,也讓人們開始擔憂這是否會對地震或地球磁場產生影響。
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於2024年12月27日,使用位於智利里奧烏爾塔多(Río Hurtado),NASA的「地球小行星撞擊最後警報系統」(ATLAS) 望遠鏡,發現小行星「2024 ...
Newtalk新聞 根據美國《有線電視新聞網》( CNN ) 報導,科學家近期揭露,根據1991 年至 2023 年間地震數據的分析,地球內核形狀正在發生變化。
根據一群科學家的說法,地球內核的形狀在過去的20年裡可能已經改變。 內核通常被認為是球形的,但根據約翰·維達爾教授(John Vidale)的研究,內核的邊緣可能已經在某些地方變形,而且高度變化達100米以上。
地球暖化持續加速,聯合國(United Nations)近200個成員國在2015年底通過氣候協議《巴黎協定》(Paris Agreement),希望能共同努力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。然而,本月10日為各國向聯合國提交「溫室氣體減排計畫」的最後期限,卻只有12個國家呈報。
據The Conversation報導,2015年《巴黎氣候變遷協定》表示,人類正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將將全球暖化升溫控制在1.5°C範圍內。兩項研究採用了不同的衡量標準,都研究了歷史氣候數據,確定極熱年分是否預示未來長期暖化閾值將被突破。
瑞士民眾擔心經濟發展受阻,在9日舉行的公投中,以近七成反對票,否決綠黨青年部提出、要求瑞士應在「地球限度」內發展經濟的環境責任倡議。地球限度是指大自然破壞超過一定程度將無法自行再生,若要實現目標,需大幅降低碳排。